电脑……

同学买了台 ThinkPad SL410K,跟IBM时代的 ThinkPad 根本不是一种机器,不过便宜,所以还是值得购买的。

以前高老庄经常说笔记本电脑的瓶颈在硬盘,即使是7200转的硬盘速度也太慢了。以前没有体会,见识了固态硬盘才知道高老庄所言不虚。

电脑中的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据,一类是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将程序放在价格比较昂贵但是速度快的固态硬盘中,将数据存放在价格便宜但是速度稍慢的机械硬盘中,这是个不错的思路。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混合硬盘。

我拥有的第一台电脑CPU是赛扬2-850。那是P3的时代,P3及其阉割版赛扬2,赛扬3功耗小,仅20-30W,发热量也小,有同学用赛扬2-667,可以不用风扇,我那台赛扬2-850的风扇也很小,在今天看来挺不可思议的。

P4,英特尔走入了歧途,P4及其阉割版CD的功耗高达60-100W,如果使用了强悍的显卡,再加上当时的17寸CRT显示器,整机功耗可能高达 250W,这是什么概念,一天开始10小时用电量是2.5度。家里现在还保留着一台这样的电脑,用着都觉得心疼电,于是把CPU换成P4M,其实应该用C4M更好,P4M在台式机上主频只能上到1.2G。

后来迅驰技术兴起,再之后是 Core 技术,这些技术先用于笔记本电脑,后来也在台式机当中使用。没有使用过这样的台式同,对于那些 CPU 很生疏,这些 CPU 的命名方式也让人迷糊,直到最新一代的 Core i 系,我才重新理清了脉络。

低端 i3,中端 i5,高端 i7,还有更低端的奔腾,更更低端的赛扬。我是个硬件保守主义者,我觉得现在硬件发展得太快了,中低端的 CPU 足够胜任多数的工作、娱乐,甚至独立显卡也可以省了,又节省预算又节省电费。多数购买强大配置电脑的人,都是人傻钱多。当然有些人的确是工作或者娱乐需要,或者装逼需要。我说的装逼是中性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