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学习,为什么奖励小红花没用

在实行了一段时间的打卡制度,以及表扬赞美阿仁练琴那里做的比较好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些方法有用,但是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我们的打卡是通过贴纸来实现的,就像小朋友的小红花,五角星一样,我原来以为他每天得到这些贴纸,他会很开心。看到自己付出了那么多,  会继续坚持练下去。但是整个练琴过程这种挫败感还是会大于到这个贴纸所带来的快乐。孩子是非常活在当下的,他对当下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反之有些不高兴的事情睡一觉,他立马就忘记了(长大后可能会不一样)。 后来我觉得要在过程当中,让他知道完成的进度就加了一个进度表。刚开始他知道自己能很快完成这件事情 ,并且找到音乐的节奏感,这让我非常的欣慰。可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还是会分心,不会专注于弹琴上面。这让本来几分钟的事情却做了很久,因为我们坚持不打孩子,整个斗争过程冗长,估计他也蛮煎熬的。 所以最后一点点奖励的效果几乎为零,甚至这件事情结束给他带来的快感都比奖励来的大。 


但是我觉得打卡有用的地方在于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每天在做事,而且在慢慢取得进步,但是对学习过程当中是不是快乐是没有帮助的。 在孩子只能感受当下的情况下,贴纸的奖励太弱了。 我就在想,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结论是:必须让这个学习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有趣的,没有压力的。 


那怎么做才会让学习变得有趣呢?  这个课程当中阿仁最喜欢的是节拍课,因为整个过程当中孩子都其实处于玩耍的状态,他觉得这个特别好玩。 所以孩子一旦发现这个事不好玩,或者无法激发他的好奇心,他就会失去兴趣,抵抗做这件事,归根结底,学习不那么有趣的原因在于:快感来的太慢。 因此我从新审视了学习当中的问题,我能想到把一样东西做的非常有趣,万人迷的东西只有游戏了。  所以把关于游戏思维的书找出来重新翻了一遍,书中的内容跟我的感受一样。 即游戏之所以让人沉迷的原因在于他能提供立即反馈。 而徽章系统(打卡)只是辅助工具。 而且游戏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当我们在游戏中失败了,他们的反馈会让我们会想立即再来一盘,一定要打过去。 现实生活里遇到失败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大的劲说,我必须再来一遍的冲劲。


我原来批评利用游戏来学习不好,是因为打游戏来学知识的动机是错的。打游戏奖励孩子的结果只能是更爱打游戏,而不是这个知识让孩子觉有趣。但是游戏这个让人沉迷的设计思维,让学习变得有趣是没有错的。只是,我们应该减少或者不用电子游戏的方式让知识变得有趣;而是通过与人的互动让知识变得有趣,从而通过做这件事有趣的,能给他带来快乐,从而让他更爱做这件事。


想想这是矛盾,我们只是从一个虚拟游戏里跳出来跑到现实游戏中。 但是真正高手是知道自己这件事难,但是也要坚持去做的,而不是陷入游戏之中。 



赞同请点赞,转发


赞赏:

鼓励孩子学习,为什么奖励小红花没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鼓励孩子学习,为什么奖励小红花没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