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小朋友弹琴又到一个困难时期,昨天儿子学了新歌,感觉小朋友还是有点怕学新歌,新歌费脑子,挫败感强,小朋友自尊心强烈,所以就很抗拒。而且到了整首新歌学完的修正细节的时候,跟着节拍器走,一边还要弹出强弱,呼吸来,对于一个刚接触这个技能的人来讲,难度很大,是超过学习区的。 我原来也是听人说,弹琴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坚持等等,因为弹琴总是有不完美的时候,弹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或者其他软性的能力,比如自律,挑战自己的决心等等。 这些东西我感觉这些其实很难量化,而且绝大多数人未必觉得真的有锻炼到这些软性的东西,而且家庭矛盾不断。
这些软性的东西,是心灵层面的内容,并不像肌肉一样,负荷训练之后有一个超量恢复,变的越来越强壮,心灵的超量恢复是建立在解释系统之上的。 最近几天读到一本书马丁•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里面谈到人如何应对挫折,其实跟我们个人如何解释这个挫折非常有关系,比如解释是我这个数学题不会做,我不够聪明。这就是一种固定的解释,不利于孩子寻找解决方案,因为这种观念里致命的地方在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意思是我们知道一件事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成功时,我们就会放弃尝试,放弃尝试才是一种真正的失败。如果说这是暂时的,只是对概念不清晰造成的,或者是练习不够造成的,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这个困难。 这个反而对孩子更加重要,书中归纳孩子对事件解释,是永久还是暂时的,是普遍的事件还是一般事件;是怪自己还是怪环境这三个维度,选取什么角度解释很重要。 当然我们大人解释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不要做内部归因,以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证明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孩子才愿意相信。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的话,孩子怎么解释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技能的迁徙,尤其是软技能的迁徙,你告诉孩子他可以用自己这里获得成功经验还可以用到别的地方的时候,这种连接足够的强烈时,也许我们就不必太过于担心孩子的未来了吧。 比如说弹琴为什么要坐直了,人要是趴着写字,就感觉写这个字怎么那么累啊,一点也不想写,弹琴要是弯着腰弹,也会觉得累,无聊。 得出的结论就是当你干劲十足的样子去做,就会干劲十足,软趴趴的样子就干不好的道理是一样的。 再比如强调日积月累的作用,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每天做很少一点,也比一点都不做要好的多的多。尤其是弹琴这件事,几天不弹就忘记的很快,结果就是孩子更加不愿意弹了。
看完那本书我还领悟到一件事是:学习区真的很重要。 过大的挑战对任何人来说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般我们尝试解决大的难题,长期的项目的时候,会做任务分解,甚至是周任务,或者日的任务。我们知道只要按时间表去做,事情就肯定可以完成的。 还有一种做法是以量变换质变, 当然前提条件是正确的训练方式,当累积到一定量之后,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弹琴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无法进阶到下一层很大原因就是原来的基础没打好,简单就是我们大脑的内存空间不需要特别去处理基础部分的东西,直接有足够的带宽去解决新的挑战。
从我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其实很简单,小朋友应该会的。但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从孩子的困难角度去想事情,他的学习区不在当前的状态,是要往回倒带一点点;其次是心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认为他怎么做不到,也许可能内心深层的地方会觉得孩子怎么那么笨的观念存在。 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投射,我当然不想他接受这种投射。这种改变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我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为什么老是要说孩子好话,尤其是说那种有证据存在的好话,是那么重要。 或者我们心里根本就是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必须遵循科学的学习方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家长如何处理小朋友害怕困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