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处理小朋友害怕困难的情绪​

最近感觉小朋友弹琴又到一个困难时期,昨天儿子学了新歌,感觉小朋友还是有点怕学新歌,新歌费脑子,挫败感强,小朋友自尊心强烈,所以就很抗拒。而且到了整首新歌学完的修正细节的时候,跟着节拍器走,一边还要弹出强弱,呼吸来,对于一个刚接触这个技能的人来讲,难度很大,是超过学习区的。  我原来也是听人说,弹琴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坚持等等,因为弹琴总是有不完美的时候,弹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或者其他软性的能力,比如自律,挑战自己的决心等等。 这些东西我感觉这些其实很难量化,而且绝大多数人未必觉得真的有锻炼到这些软性的东西,而且家庭矛盾不断。

这些软性的东西,是心灵层面的内容,并不像肌肉一样,负荷训练之后有一个超量恢复,变的越来越强壮,心灵的超量恢复是建立在解释系统之上的。 最近几天读到一本书马丁•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里面谈到人如何应对挫折,其实跟我们个人如何解释这个挫折非常有关系,比如解释是我这个数学题不会做,我不够聪明。这就是一种固定的解释,不利于孩子寻找解决方案,因为这种观念里致命的地方在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意思是我们知道一件事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成功时,我们就会放弃尝试,放弃尝试才是一种真正的失败。如果说这是暂时的,只是对概念不清晰造成的,或者是练习不够造成的,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这个困难。 这个反而对孩子更加重要,书中归纳孩子对事件解释,是永久还是暂时的,是普遍的事件还是一般事件;是怪自己还是怪环境这三个维度,选取什么角度解释很重要。   当然我们大人解释这些事情的时候,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不要做内部归因,以过去的成功经验来证明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孩子才愿意相信。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的话,孩子怎么解释其他所有的事情,包括技能的迁徙,尤其是软技能的迁徙,你告诉孩子他可以用自己这里获得成功经验还可以用到别的地方的时候,这种连接足够的强烈时,也许我们就不必太过于担心孩子的未来了吧。  比如说弹琴为什么要坐直了,人要是趴着写字,就感觉写这个字怎么那么累啊,一点也不想写,弹琴要是弯着腰弹,也会觉得累,无聊。 得出的结论就是当你干劲十足的样子去做,就会干劲十足,软趴趴的样子就干不好的道理是一样的。   再比如强调日积月累的作用,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每天做很少一点,也比一点都不做要好的多的多。尤其是弹琴这件事,几天不弹就忘记的很快,结果就是孩子更加不愿意弹了。

看完那本书我还领悟到一件事是:学习区真的很重要。 过大的挑战对任何人来说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一般我们尝试解决大的难题,长期的项目的时候,会做任务分解,甚至是周任务,或者日的任务。我们知道只要按时间表去做,事情就肯定可以完成的。 还有一种做法是以量变换质变, 当然前提条件是正确的训练方式,当累积到一定量之后,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弹琴很多时候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无法进阶到下一层很大原因就是原来的基础没打好,简单就是我们大脑的内存空间不需要特别去处理基础部分的东西,直接有足够的带宽去解决新的挑战。

从我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觉得这些东西其实很简单,小朋友应该会的。但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从孩子的困难角度去想事情,他的学习区不在当前的状态,是要往回倒带一点点;其次是心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认为他怎么做不到,也许可能内心深层的地方会觉得孩子怎么那么笨的观念存在。 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投射,我当然不想他接受这种投射。这种改变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我一定程度上理解了为什么老是要说孩子好话,尤其是说那种有证据存在的好话,是那么重要。 或者我们心里根本就是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必须遵循科学的学习方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家长如何处理小朋友害怕困难的情绪​

也谈谈为什么要学习音乐

不想看后面的啰嗦的话,简单讲就是:

1、 只有声音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中枢的。

2、音乐是一门语言

3、提高对声音的审美

4、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开始啰嗦的部分:

我小时候其实没啥条件学音乐,即便是有,我估计那时候我也很难坚持下来,主要是我觉得那时候练琴,可能就是非常机械和枯燥的练,其实并不理解音乐性是什么,没有很多的生活经历,似乎是很难体会其中的意思。  可能我们家小朋友还小,也许再大一点会好一点。  我自己在跟着阿仁学琴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很多曲子,作曲家确实是在说点什么的,不同的音部,高低的对话,述说,呼应,弹起来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常常惊呼声音还可以这样搞,太神奇了。 YOUTUBE上有巴伦博伊姆的课,他讲听音乐你要跟着音乐的线条走,我最初跟着听的时候,其实是听到这个部分就忘记前面的,听到的像是单词,现在弹久了听古典乐更多是短句。 当我听到这一部的时候,真的是在感觉很多演奏家是在说点什么。 而这时候是感觉音乐最美好的时候,因为常常我们脑补的画面,总是能产生很多共鸣。 


从功利的角度说,人的感官有视觉,听觉; 不仅只有视觉是重要的,我甚至觉得听觉要比视觉有时候还要重要的多。 视觉很大一部分就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没有了想象力,能想也是一种创造,创作的起点。古典乐当中不会很明白告诉你这就是什么,而其中的情绪滋味需要个人去体会。  很多时候画面非常需要声音,他往往能起到放大画面的作用,或者一个平白的画面,加上忧伤的调子,就是忧伤调的感觉;加上快乐就是快乐的感觉。 声音决定了很大一部分画面的情绪。 人都是情感的动物,所以声音这种美感的训练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这样我们听歌不会像以前那样简单粗暴,根本说不出哪里好来了。



最后说一点不一定对的事情,我感觉很多人在30-40岁可能事业也比较稳定了,或者年纪再大一点。生活时间多了之后,都不知道怎么填满。然后吃成个胖子,麻将,或者各种游戏。当然这种快乐也不是不行,我也没有想说音乐就比打游戏更高级。 但是我觉得其中每次弹的时候,总是在说点什么的时候,那种心流,安静的力量,麻将游戏是很难比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也谈谈为什么要学习音乐

摄影的功能

很多人喜欢摄影,或者叫拍照都行,很多人在用手机拍照的功能,但是真的怎么用其实并没有怎么好好想过。


我最近又有点兴奋起摄影了,我其实很长时间没怎么拍了。 有也是用手机随便拍拍儿子,但是我对手机的画质感觉还是不行,单反什么的实在不愿意拿,就搁置了漫长一段时间。 有孩子了真的很好,让我反思过去自己种种的一切,不是想昨天,而是想自己这30几年的跨度,当我自己想的越多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有一套想法告诉现在的自己怎么做才好。


话要从儿子学琴开始,后来发现自己实在是不懂,没法陪练,自己也就跟着学。音乐我们把他当成是一个听觉语言话,摄影就可以当成视觉语言。 人很大一部分信息输入就是靠听和看,所以这两种能力其实非常重要。 


今天就先讲看吧,我们都知道一个菜好不好吃,但是怎么烧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较少,同时也很难理解其中的难易。 我们常常觉得音乐好听,但是就是说不出来那里好听,不仅仅是词穷的问题,而是对这个门类的表现方式,呈现过程没有了解。人的视觉或者听觉的审美是需要培养的 


不管从功利的角度说,还是从私利的角度说,视觉语言的培养对人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可以用在设计上,尤其是比例、形状,位置。这些在摄影或者在产品设计上很多是相同的。


从私利的角度说,不管绘画或者摄影,如果我们把他当成存粹的拍照,我们很快就会厌倦拍了,至少无法做到经常拍。但是我们问:你为什么拍这个? 别人为什么拍的是那个?那些是有意识的,那些是无意识瞎拍的。 很快你就发现我们为什么只能观察到这些内容,发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 摄影是一个蛮不错的认识自己的方式。摄影如果是记录的工具,那么他就有这个功能,当然日记也是。 


都说相机不重要,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这个头。 哪个时候“这个头”不重要呢。什么情况下比的都是这个头。 


话说回来,大师的作品,不仅是观察了,更多也是一种表达。是人都有表达的欲望,表达是一种创作,创造。  这里面凝聚的观察力,思考深度,其实也没有比商业上简单。


希望自己可以经常更新照片类的……:


摄影的功能

这个老鼠是老婆最喜欢的布娃娃,儿子把自己从麦当劳吃的happy meal里的玩具放旁边。一个是刚认识老婆来玉环的照片,第二个相框是没几个月大拍的。


摄影的功能

相框里那么点大,现在穿西装要表演了。时间真快。


摄影的功能

小雨天还下水去钓鱼,这钓鱼咋那么大吸引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摄影的功能

闫璐的回答总结

最近问了一个问题,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答案,这让我什么是艺术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可以部分回答孩子们,包括我们自己为什么应该关注和学习艺术。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


闫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我平时就拍拍家里人,或者我自己生活的地方,大概意思就是这些地方我自己天天经过,这些对我有着蛮大情感记忆在里面,而我发现很多摄影师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情感世界好像比我要大的多,他们关注的面也更加大一点,比如一些大师,而不是像我这样只是关注我个人,家人,周围的东西抱有较大的情感。我曾经试着去拍街上可能跟我不太有关系的景物,或者街上的人,可能也是我拍不好,另外也就是我对这些拍的东西没有一点点感觉,拍了我也不太想要再看一眼的冲动。 请问如何让自己的这些关怀,或者表达能更加宽广一点。谢谢!



略过一些技术性的回答,里面提到的三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摄影并不神秘,一定建立在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之上。如果你不能像大师那样看待家人,你当然拍不出那样的照片,这和技巧无关的。


……(略过几段)


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家庭,教育,地域甚至种族国界,真正自主的部分很小。这正是艺术之于普通人的意义所在:质疑自己并唤起独特的主观意识。


不要停止拍摄,你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我看了很多遍这个回答,让我真的非常感叹,厉害的人真的专研的深度和勤奋程度是我们很多人不能比的。


谈谈我的理解,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拍照,其实更多的是记录,而不是真的在表达。对于我们普通人理解起来,摄影是记录,对于那些大师来说则是表达,记录和表达是两件事。 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画画是表达,设计也是表达,摄影是,文学小说,音乐也是。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说点什么,这些东西就无法照见自己, 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无法定义我们自己。 这很大一部分回答了我的疑问,如何更外界产生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更多的其实是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因为这样,外面的世界就不会变的那么没有感觉了。


艺术是一个审视我们自己的窗口。


一旦我们看一些作品,不管是现代的绘画,摄影作品,我自己是常常觉得这画的,拍的什么东西,完全看不懂是啥意思。现在我觉得我看不懂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看到作者的表达。看起来是一句废话,我是说我们的经历,阅历,看角度的方法只是没有达到而已。 如果我们试着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看到了什么,这些代表什么,作者表达的角度为什么是这样的,等等做为起点,可能更加的有意思,绘画或者摄影的背后的东西就丰富了很多,一件作品也就能带你走的更远。



闫璐的回答总结

闫璐的回答总结

闫璐的回答总结

闫璐的回答总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闫璐的回答总结

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现在单反,微单已经很流行了,当然手机拍照更加的流行。不管怎么样,照片除了帮我们记一些别人的名片,吃饭打卡,晒娃,到此一游之外,我们在使用相机再想拍点什么的时候,向往大师的路再往上走一点的时候,难度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而在这之间,我记得我拍了真的很多很多很多的糖水片,以至于我后来都比较抗拒拍糖水片,因为我知道我以后再也不会看这些照片。


比如这些:

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后来我记得自己看了一本荒木经惟的书,应该叫什么天才的写真术什么的吧。让我觉得摄影还可以这样,书里面讲到一个构图比较槽糕的照片,但是每个人都很喜欢,因为照片里每个人都在笑。


后来我对照片的理解也经历了几个层次,不知道以后会在那个层次。 看完天才的写真术这本之后,我理解到摄影原来是可以拍摄一种情绪,一种状态。这些情绪或者状态,可以是悲伤的,也可以是开心的,也可以安静的,也可以是回忆的,也可以是搞笑的,也可以是童趣的。


也就是说你不管怎么拍,你需要在主题,主体的基础上,尽量大的层度上把一种氛围展现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摄影教程不厌其烦的讲:keep it simple。 简单的作用不在画面干净整洁什么的,而是做到重点突出。我个人认为放大重点的应该要在保持简单之前。


再后来我也了解到很多照片,除了氛围情绪之外,还有很多故事。很多人一看这个照片就想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种强烈激发好奇心的照片通常情况下都非常的吸引人。这也是一种拍摄的方向。 相较于拍摄情绪和状态需要极强的专注力,拍故事则需要你对生活的敏感程度,你对生活细致体验的地方都会被展现出来,如果我们的生活太快,没有好好的想想,体会,品尝一些生活细节,很难把故事性的东西拍好。


再后来我发现我即拍不好情绪和氛围,也拍不好故事,翻看自己手机的照片,全是娃,也包括我们全家的一些这些年慢慢过来的生活状态,往回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些照片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弥足珍贵。也就是说,很多照片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对其投入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意义。 也就是说真的好照片,他需要时间。一个照片一年后觉得好,十年后还是很棒,那对个体来说,这个照片就是成功的。

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当然早期的摄影,几乎很多人都会经过的坎就是想烧器材,构图,光线什么的学习,然后到了想表达的阶段,最后对生活的体验的越来越深,发现全人类都逃不开一些共同的东西,就是情感,英雄,历史(时间),这些说不尽的内容,着实让人着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拍照拍了一段时间之后,没什么可以拍了?

我的一年陪儿子练钢琴总结

阿仁学琴也有一年了,中间经历了起起伏伏的,不想弹,恐惧弹琴,弹到哭等等各种车祸现场。

事实上孩子如果自己对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没有自发主动的想去做这件事,多多少少会经历这些车祸情况。 现在社会各种好玩的诱惑太多了,让孩子对弹琴这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小朋友喜欢唱歌跳舞几乎是一定的。学了一年琴,儿子经常自己玩乐高或者走在路上在那里哼钢琴曲,感觉特别有意思。

这个过程我不仅思考怎么让孩子喜欢上一个东西。 我自己的总结是:只有会做,熟练,对这件事有掌控感的时候,人才会愿意,主动去做,而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很自信的,每次我看到小朋友的这个时刻,简直美呆了,这是最棒的时刻。  简单讲,小朋友不想学,不想弹,还是害怕失败,而会做,容易做,小朋友的抗拒就没那么大。  从抗拒到喜欢这条路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短, 除非孩子自己喜欢,兴趣浓厚。 (PS: 以下内容可能不适合走专业路线的。)

所以我总结以下三件事,这一年下来我感觉特别有帮助:

1、在“学习区”学习。 四五岁的小朋友,其实学习我感觉还是比较慢的,注意力时间也不会很长,而且累的时候,老是弹错几乎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家长不应该逼小朋友一定要做到。每天练习和抹杀仅存的兴趣相比较,我觉得早期阶段还是应该以兴趣为主。 我觉得刻意练习当中,这个学习区的概念值得每个人好好使用。 当一段谱子就是弹不下来的时候,就说明太难了,就应该把谱子拆分,一直拆分到小朋友容易做到的为止。即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的形式进行分别练习。

2、只有熟练了,才能感觉到快乐。 这句话是阿仁的钢琴老师跟我们说的。 老师是要求所有的歌(当然歌也不是很多)都应该熟练,如果弹不熟练,是远远没办法达到用音色表达情绪的阶段,就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通常情况下,学过的每日都是要至少过一遍,毕竟弹琴一天不弹都非常容易忘记。

3、把情绪放到其中。音乐是表达情感和情绪的一种活动,这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有被感动过就会想再来一次。当小朋友学会感受这个音乐的线条,比如说欢快,沉重,激昂,优美把这些试着表达出来的时候,那触键的感受也完全不同,如果把这种情绪和音乐本身结合起来,我想小朋友一定可以体会到心流的感觉。  

这三件事分别有几个目的,第一第二是为了保持兴趣,为感受音乐美打基础;第三感受音乐之美。  音乐之美就像吃糖一样,吃过了小朋友就会想再吃一次。 :P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我的一年陪儿子练钢琴总结

教会中隐藏的知识,每个组织都应该知道

每天下午放学接孩子,通常我们不会马上回家,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通常会在公园里玩耍,然后偶尔聊起,知道儿子同班同学有个妈妈是信基督教的。他每周五都会带着他的儿子去教会,她总是很担心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有各种问题,什么抽大麻,毒品的太多了。他希望通过教会让孩子能顺利度过那个阶段。 再后来陆陆续续的聊天当中,我们得知,他们家竟然有4个孩子,老大老二大学都快毕业了,老二很优秀上了芝加哥大学,老三叛逆些,不喜欢去教堂。所以老三也是最不开心的。她感叹说,老三不想走这条路,他想走他自己的路。 我说:走自己的路真的相当不容易啊。我们哈哈大笑。


然后问及周五教会都有什么活动?她说唱歌,讲故事,做手工,小实验什么的,然后大家坐着吃点东西。 阿仁周五一直有课,所以一直也没有去看看。这学期钢琴课结束了,所以这周有了空,我们也打算去看看。早先他们班另外一位同学已经去过了,喜欢的很。


周五去了之后,儿子也喜欢的很,问我什么时候再去。这不禁让我感叹教会组织的运作方式实在是很强大,甚至每个公司都应该好好学习。


小朋友最喜欢什么? 唱歌,跳舞以及听故事总是少不了的。所以到了那边大伙坐长凳上一起唱歌,属于基督的儿童歌曲。唱完一首发现今天来了新朋友,主持的阿姨真的很友善,一个个抱着小朋友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就像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然后向大家介绍这是我们的新朋友叫什么。然后大家喊孩子名字表示问候。 整个氛围很友善,很充满关爱和快乐的氛围。 小课结束之后,有个玩耍的时间,中间发生了件小事情。玩球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把球拿走了,其他小朋友就没得玩了。然后儿子同学的妈妈把那个孩子抱在怀里,说:你不应该把球拿走,拿走了其他小朋友就不能玩了。 教育时即便责备也是传递出我们是爱你的感觉,估计人很难拒绝这份接纳吧。 后来我们发现来参加活动的,还有很多大孩子,估摸着应该上5年级,初中左右了。他们都是没有家长陪着来的。总共加起来大约20来个人。  他妈妈告诉我说,这里很多小朋友父母都是不信教的,但是他们也把孩子送到这里来,然后他们去做他们的事情。 结束后再来接他们。 我看那些大小孩也没有做手工,就围坐着的时候,大伙聊聊天,吃点东西。 


一个族群新到一个地方,生活总是比较艰难,有一群大家相信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似乎就有了依靠。 周五活动结束后,让我有几个感触。  


1、传递爱意是每个人都应该向教会学习的地方。 因为没有人一直喜欢给我们唱反调的人,那样只会把你希望在你身边的人往外推,让他变成另外一个群体。 尤其是小朋友犯错,这边人指责他,他只能去找接纳他的组织。而有些组织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喜欢对方,对方很难辜负你的情意,即便不愿意大约也不会伤害你。这让我对爱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2、唱歌和讲故事有着巨大影响力,对人有着强大的教化、凝聚人、传播思想作用。 我们去了教会,教会当然希望你可以成为教会当中的一员。但是正面硬推销,估计没人喜欢,甚至要逃。 但是宗教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把他们的思想全都融入到唱歌和故事当中去。 想想我们有时候开心的时候,就像唱两句。唱什么呢?肯定是我们熟悉的歌。我们会因为我们这样做,产生认同感。他们说服就藏在了唱歌和故事里面。  


我在跟老婆谈到这一段的时候,老婆说,那儿子以后周五都上课,就去不了了。我说我也没打算经常去啊。青春期交友,面对社会压力,学业压力的问题就又提上来了,那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这个信仰的问题?我们自己又不信。 我跟老婆说,其实我们也是有信教的。我们信的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我们信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老婆恍然大悟,说自己初中之前一直做噩梦,什么在后来追我之类的。后来政治课老师跟他们说:世界是物质的。然后在梦里老婆就说世界是物质的,那些妖魔鬼怪就再也没有来了。 再说到故事教化人的时候,老婆说自己初中一个人在学校里,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每周日上午他是学习,下午就看一本书《简爱》,她从简爱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女孩子如何自尊自爱等等。  我记得也有人说过,金庸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普及了中国的古诗词的意境,以及侠的道德教化。 我觉得一点都没错。


我自己的感觉是我们生活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挑战。 有时候我们觉得很难,根本没有路径和方法到达那里。 但是我们思考的起点,想想要怎么办,大脑要组织起材料,肯定是我们大脑里面已经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东西就是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内容,不管是故事还是唱歌里面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信仰知识改变命运,那时候可能我就会试着从书上找方法,在知识当中寻找力量。


3、完成功能的需求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到客人。 教会能吸引到人,我理解的是满足了现代人可能需要帮助的需要。 尤其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能有一个有很多好人的社群,人就不会那么孤单。这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其次呢,刚好教会又提供一些小朋友的活动,有点帮忙托管孩子意思,又同时起到一个无形教育的作用。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满足功能需求几乎都是第一位的。而教会就是很厉害的抓住了这一点,吸引到了人过来。人来之后,教化便润物细无声产生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我自己不信教估计也很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算我们信仰知识,信教去学帮助别人,能和善良的人在一起又有什么不好呢? 基督教当初创立到现在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变化,也许更多的变化就算满足人社交,奉献的需求。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教会中隐藏的知识,每个组织都应该知道

一个最棒的学习方法,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

看起来有点标题党,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法绝对称的上是一个最棒的学习方法。另外我想尽量把内容写的简短一些,大部分人还是抱怨我写太长了。呵呵。


我自己常常有这样困扰,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情景,比如说你看了很多书,很多文章,里面的观点你也很认同,就是没办法应用于实际当中,也不知道怎么用;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很多知识点,你也很认真做了大量的笔记,可是考试就是很烂;看别人生意就是可以做的很大,做的很好,而我们则是越做越难,感觉都撑不下去了。


为什么?

我觉得答案很简单: 思考。 

思考是什么?是一种转化。


大多数人读了很多书,也只是读过了,并没有思考。老师讲了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记下来了,并没有做思考;别人生意这么做,我们也这么做,同质化的产品只能是越来越难。


那么思考的起点是什么? 提出问题。然后尝试自己去找答案,回答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思考建立知识的内化过程,这才是学习。如果没有思考的深入,大脑没有建立足够强的链接,这些知识就无法长在脑袋里。


如果这都无法说服你,试着想想,你应该知道重要的事情先做,番茄时钟,记忆遗忘曲线,充足的睡眠,GTD,精力管理,排除干扰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方法。问: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


更好的问题是:我接下来要怎么应用这些方法? 用这些方法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我该怎么解决。  


阅读,听课让你和书,老师知识建立桥梁;现实应用、掌握的桥梁则需要我们自己去搭建。


试着不要占有某样东西,试着去拥有某样东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一个最棒的学习方法,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

奈飞的人才观对你有帮助吗?

奈飞的人才观对你有帮助吗?


看完这本书,又去网络上翻了翻其他人的书评,要么就是书中很多文字的摘录,要么就是无关痛痒觉得这是本牛书。让我把这件事讲的清楚一点告诉你:奈飞为啥那么牛?


因为奈非完美的回答了一下几个问题:

1、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人为什么要组织在一起?

2、问题1答案如何去实现?


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核心基础是什么?  以及为了完成这件事,奈非是如何处理人的问题的。



1、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人为什么要组织在一起?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在于他们要满足用户需求,解决问题,完成一件伟大有意义的事情而存在。 所有的任务都是围绕在这个核心去做的,但是大部分的员工可能并不能想到这么远,这么多,他们只有日复一日的劳作,眼前的困难,人与人可能紧张的关系,枯燥乏味的常规事项。所以领导要两边看,一边是看市场的情况,一边是组织自己的人员应对市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看奈飞怎么做的。


2、问题1答案如何去实现?


奈飞意识到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是要人去完成的,尤其是聪明的人,厉害的人。 他们称之为成人。 所以他们问了个问题:这些聪明厉害的人都喜欢什么?


喜欢成功,喜欢跟聪明人一起工作,从而获得脑力激荡,智力上的愉悦;他们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喜欢教条,他们想要参与感,当然还要有足够的经济回报。 


 所以高层就给他们这些,看起来很容易是吧。事实上公司管理你始终还是需要面对人性恶的一面,比如说在奈飞报销怎么报没人管,你觉得这个钱是公司应该出的,他就给你报;你想请假,你只要跟你的直接领导同意就行了,整个繁文缛节统统没有。这个没有纪律的事情,那怎么行?其实我觉的,他们招的人的起点就很高,第一薪水高,公司对你很公平;第二大家都是厉害人物,聪明人,没有什么比声誉更重要,第三聪明人不应该辜负公司对你的期望。也就是说他们做到了:你做这些不好的小事的成本是很高的,没有人愿意付负担这个成本。   


再其次奈飞透明文化当中,他们有辩论的文化,每个高层都渴望下面的人跟他沟通交流,提出反对意见。这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没有人喜欢被觉得自己不行,失败的感觉;事实上他们只是臣服于事实,数据或者是真理。这让奈飞可以走的更远。 想想中国的很多企业,军队文化,官场文化是很重的,我们不可以说一些上面人不喜欢听的话,或者说他们做错了。因为这种结局很多时候伤人也伤己。这当然需要学习沟通技巧,书里面讲到的好奇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A团队希望B团队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某个事情,B说自己没办法做到;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事情不是很简单吗? (你们怎么那么笨,这都搞不定。) 这时候A团队的人可能就会问: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完不成,这里的难点在那里? 这就是好奇心的力量。



最后说关于薪水的故事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重视完成任务这件事上,GOOGLE来挖奈飞的人,开了好几倍的薪水,主管找到HR说应该给他加薪。HR刚开始不肯,一部分原因他一个人加了那么多钱,其他人怎么办?  后来的结果HR还是给这个员工加了好几倍的薪水。原因是他们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没这个人,那现在的业务能那么快,那么有效的完成吗?我们可以从竞争中胜出吗?  他们的回答是:不能。 所以他们也跟团队其他成员说法也很简单,如果你们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全员都可以加那么多薪水。 后来整个团队都涨新,那个人也加了更多的钱。  也就是说奈飞跟人才的定价是根据市场和能力共同匹配的。


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所以他们的HR不是一个正常的HR部门,而是一个猎头部门,猎头的意思是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库。而且他们也非常不喜欢去外面培训,大多数时候这种培训是无意义的。因为跟现实的匹配度很低,如果我们带着现实的问题去培训效果可能会好很多,所以他们的培训是比较主张内部基础的培训,让他们知道前面的积累可以产生什么样的商业成果。只有真刀真枪现实意义的东西,才会激发人的学习热情。而那些过于虚无,且无法跟现实很好结合的培训都是没用的。


因为这本书是奈飞HR写的,他的切面就是如何处理人层面的,所以不是说你有了这些制度,有了这些人就一定可以成,人只是一部分原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奈飞的人才观对你有帮助吗?

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游戏

最近我重新读了《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我原来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好像这里面讲了很多游戏的例子,到底是要讲什么东西,好像里面的游戏就解决了现实当中的很多问题一样,让我不觉得这本书有多么的棒。虽然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都非常的高。而且以前我也不是很赞同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因为我们到底是为游戏而学习,还是为知识而学习? 游戏能对我们生活有什么正向的影响? 而且我觉得智力上的快感,知识的奖励比纯粹游戏带来的快感更重要。 


但是有时候你不得不面对游戏的很多方面,做的确实很好。 没有什么比游戏更容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学校的教学任务当中,会把知识融入游戏,把游戏当成一个线索,紧紧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这种输入会比单纯的知识讲解要有趣的多; 另外在游戏当中让人并不惧怕困难诶,失败了没关系,再来一次!现实当中我们可不喜欢失败,反而我们会刻意的逃避这种失败,从而避免伤害我们的自尊,最后多人协作的游戏,大家一起完成一个任务,或者打败一个怪兽,你会感觉到自己跟别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这种紧紧想连的关系,让你觉得不那么孤单,让你觉得自己还算是有点用的人。


为什么游戏有那么强的能量,书里面几个总结,让我觉得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1、目标(或者任务)

2、激励和反馈

3、协作

4、使命和意义

让我稍作解释:如果人没有目标,那种得过且过的感觉会非常的明显,你不能从生活当中获得任何成就感。就比如你看一个娱乐节目,你还能想起什么来? 你看一本书,如果你不提问,没什么问题,脑子都不动;别指望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新知,就算你当时知道,第二天肯定就忘记了。没有问题就没有认知,没有目标也就没有成就。


再说说反馈和激励。之所以很多人沉迷于游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他的反馈,打死一个怪物就可以得到不定的分数,金币,宝物等,这是奖励的部分,这跟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赞美别人的道理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用赞美和奖励的频率跟游戏相比就差太远。如果我们现实当中能够得到那么多的赞,鼓励,估计做一件事也没那么难了吧。激励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到的点,但是我觉得游戏更厉害的地方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败。在游戏当中,任务难免会失败,人物难免会挂掉。但是总是有人不断的尝试,直到成功。 如果成功了,反而游戏就没那么有趣了。 现实生活则是,我们并不喜欢那么多小挫折,小失败,对待困难,一部分人选择了战胜它,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成功了;另外一部分人选择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逃避它,所以就活的那么默默无闻。 所以,为什么在游戏里为什么,玩家为什么会不厌其烦的尝试直到成功呢? 游戏对失败设计的会非常有趣,让人看上去不像失败;这一点我觉得在现实当中也非常重要,把失败变成件有趣的事情,也就不会那么伤人的自尊心了;或者我们知道,这只是游戏,没啥了不起,但是我们不是把生活当成游戏。游戏当中我们知道,只要达到一定分数值,或者做对某一个技巧就会成功。而现实就没那么有趣了,我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做才可以。游戏里面给了你希望,现实的希望则要我们自己去寻找。  我认识到这一点对我陪孩子练琴非常的重要,弹琴是最容易犯错的地方了吧,如果孩子知道自己不断的练习就能成功,他就会愿意去做(注意在学习区);我们告诉孩子现在达到某个阶段了,再练习几次就可以了,他也会更愿意去做,我们要让自己或者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看到希望。 如果说赞美谁都会说,但是当孩子弹错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不要说NO,而是说:啊,还差一点点。或者至少我们的表情不要那么凝重,不要不开心,不要失望的表情是很重要的。 我们说NO和失落的表情就是你伤害孩子的武器,这些东西最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御,这也可能是孩子容易放弃和失败的原因之一。


有句名言说:很多人选择辞职,除了钱没给够,就是在公司里伤了心。这个就是一个企业给员工的氛围,员工的关系到底是如何的。整天勾心斗角的肯定很没劲。google或者是奈飞公司都是觉得聪明人在一起愉快的发明创造才得劲。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和需要,一个让人愉快的关系和公司无疑是让人很愉快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爱情甜蜜的感觉,那种被认可,接纳的感觉也许你还记得;我们也许也有过家庭吵架,然后一天上班都心神不宁的感觉,真的很槽糕。后院起火的那种感觉实在是槽糕。从今天起试着学习努力改善关系,或者成为团队的一部分,是我们都要学习的。


最后说说使命或意义。我相信我们试着完成一个大工程,那种成就感会很强烈。尤其是这件事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方便,解决很多人的痛苦,那我们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那我们就有存在的价值。 而且发现自己的使命或者做某件事的意义,从另外一方面会解决单纯的鼓励和赞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局限于短期的鼓励让我们有所迷失,让我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更加的协调,让我们内在的动机更为强烈。如果说即时的反馈让人能走一小步,伟大的使命或者任务,可以让我走的更远,甚至我们从未到过的地方,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激励人了。


赞赏1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奶爸在纽约):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