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专注力入门训练
检测宝宝注意力
1、镜面表情游戏(1岁之前,父母抱着孩子对镜子做鬼脸)
2、深度追踪游戏
3、串珠子游戏(1-2岁)穿佛珠
4、看绘本、动画片(观察能不能坚持10分钟以上)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三大原则
一、不打扰: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比如做游戏玩玩具的时候,克制打扰孩子的冲动,在边上默默观察。
二、掌握发育规律,抓住孩子的特殊习惯,锻炼注意力。比如撕书、撕纸巾的时候不要阻止他,让孩子把纸巾再放回去,撕纸、撕书能不能撕得更精细一些,开关就让孩子开关。
三、做事之后有收尾有回顾。
(1)玩玩具之后,放在哪里,建立规则期(1-3岁)。
(2)带领孩子回顾:让孩子回答是/不是,刚才是不是?(不要开放式)
做法的清单
- 看动画片。陪着看,不跟孩子说话。看完后回顾。
- 吃饭。固定事件固定位置,不吃就不要追着喂。教育老人,保持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 玩玩具。不要管,让孩子一个人玩。孩子主动要求一起玩的时候才介入。
- 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比如系携带、穿衣服,不要嫌孩子慢,让他自己做,在边上看着。除非孩子主动寻求关注和帮忙。
从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一、用记忆力促进注意力。
推荐玩具——汉诺塔(已有)1岁、2岁、3岁不同玩法
二、运动能力带动注意力。
1、8个月之前,翻身、趴;会爬之后多爬。
2、1岁之后,多走。推行学步车。
3、1岁半之后,多爬高高。(家长近距离保护,爬床爬沙发爬健身器材)
三、培养平衡感、节奏感,提高注意力
小游戏1:律动平衡感游戏 倒一倒(不到1岁,提腿慢慢倒立)
小游戏2:跳一跳(1岁多,走路比较稳后,多跳)
小游戏3:投掷小游戏 扔飞机
四、注意力好,手指一定灵活
小游戏1:手指游戏 摆手指(0-8个月,“一根手指,两根手指,掰开啦,合上啦”)
小游戏2:手指游戏 投牙签/棉棒(牙签/棉棒盒,倒出来,赛回去,手眼协调,手指肌肉精细配合。家长在场,防止扎到)
第二单元:在家提升专注力
读绘本:这样用绘本,宝宝越读越专注
3-5个月:“哇哦”吸引法,颜色鲜艳的绘本,推进:《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
5-10个月:找啊找游戏,产生兴趣。玩书。把书给孩子,然后走开;和孩子玩“找一找”小游戏。《Busy Farm》
8个月-1岁半:从封闭问题变成开放式问题:(1)这是什么,(2)他怎么了。《小猪佩奇》
1-3岁:和孩子玩进阶互动游戏:万能问题(你最喜欢谁啊),引导说出细节,(2岁半)回忆情节、复述故事。《Food 超人点读认识图鉴》
陪吃饭:吃出专注力的 3 个小妙招
一、选餐具
8个月开始,专用餐具。(kids me / Nuby)
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类型的碗、勺子、叉子,(包括大人餐具)。
玩得差不多了,也要好好吃饭
二、选食物
食物大小合适,方便咀嚼吞咽。辅食剪,1厘米大小
不同食物分开放:一个碗一种食物
三、培养习惯
定时定点
专用桌椅(仪式感)
让孩子跟父母一起吃饭,孩子有机会观察父母举动
不要追着喂饭
动画片(看电视):选对用对动画片
0-8个月:通过屏幕多给孩子看彩色图片(鲜艳的颜色,每次不超过 2 分钟)
9个月起:(1)完整动画片,(2)从有完整配套的动画篇开始(周边产品),阶段性引导孩子理解人物和剧情
不同年龄段宝宝分别要这样看《小猪佩奇》
9-18个月:借助绘本对剧情初步回顾(封闭式问题)
1-2岁:小猪佩奇怎么叫的?
2-3岁:佩奇在干嘛?【记忆的存储和提取】
3-5岁:发生什么了?
适量看电视的两个标准:(1)看电视的时长,(2)关于看电视的有效互动。
做运动:做对运动,效果好过营养品
给大脑补「营养」,运动必营养品效果好
0-3个月:简单的抬头练习(小脑);
3-4个月:多翻身(小脑);
2-5个月:帮助辅助缓慢缓慢倒立(小脑);
1-2岁半:爬高下低,进行攀爬训练(额叶);
2-3岁:蹦蹦跳跳;
2岁后:游泳;(浅水,游泳圈)
做游戏
需要主动注意(主动参与)的游戏,才能锻炼注意力。
被动注意(电视、电子产品、音乐、儿歌)无法锻炼注注意力,需要加入主动活动。
注意分配能力:为了做好一件事,注意力需要同时分配到多个人物
1、闪卡眼动进阶训练(0-1岁):两个闪卡
2、爬高高(1-2岁)
3、汉诺塔(1-2岁)
4、七巧板(2-3岁)
注意转移能力:做好一件事之后,立刻专注做下一件事
1、找车车(1-2岁)
2、同时读2本绘本(2-3岁)
第三单元 进阶训练
额叶
锻炼深度直觉:购玩具、追钥匙、做迷藏
5-8个月:购玩具游戏
8-12个月:追钥匙游戏
1-2岁:捉迷藏游戏
2-3岁:追逐游戏 & 孩子喂大人吃饭
锻炼记忆力和逻辑能力:猜猜哪个手、你够不到我
1-2岁:猜猜哪个手
2-3岁:你够不到我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进阶汉诺塔「木质几何套柱」
小脑:锻炼平衡能力、协调性、乐感
0-3个月:抬头;
3-8个月:空中小超人(瑜伽球,平衡能力);
8-12个月:爬行游戏(尽量多爬)、踩点点(踩路上的标志)
1岁以上:脱衣服,转一转、跳一跳;
2-3岁:跳楼梯(先跳下、再跳上)
3岁以上:瑜伽球进阶版(骑在瑜伽球上,一边跳一边往前走)、听音乐跳舞(一边听音乐一边扭动跳舞)
边缘系统:感知觉能力、协调性、情感控制
锻炼感知觉能力:闻一闻,尝一尝、猜一猜
0-3个月:闻一闻,熟悉妈妈的气味
3-8个月:尝一尝,了解各种好吃的味道(口唇期)
8-24个月:闻一闻,了解大自然的气味(大自然、花、菜)
2-3岁:蒙眼猜一猜(水果、饭菜、其他经常解除的东西)
感知觉和动作协调:视觉转换、双手抓握游戏
0-5个月:视觉转换游戏(沙锤、闪卡)
5-10个月:双手抓握游戏(两只手不同的玩具,注意力分配)
情绪控制能力:哭完就抱抱你
等你哭够了,妈妈就抱抱你。等你不哭了,妈妈就抱抱你。这么快架不哭了,真棒。形成意识。(定好家庭规则,又能锻炼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注意力转移
即能尽快根据需要,把注意力从前一个事情转移到下一个重要的事情上来。(比如:从看动画片转移到吃饭,适应学校的节奏)
1-2岁:(孩子专注的时候)叫孩子的时候没回应?试着多说悄悄话(以为你在跟他做迷藏或者好玩,孩子对悄悄话敏感)
1-2岁:探索游乐场,让孩子主动转移注意力(不同游乐场的探索)
2-3岁:一起玩吃豆豆游戏(淘宝有),锻炼反应能力
视觉搜索
利用延迟满足,为孩子建立规则
及时满足,守护孩子爱与安全感